美国财长耶伦周一接受采访时表示,受大规模财政支出影响,未来某个时候可能需要提高利率水平以防经济过热。耶伦讲话内容被公布后,美股跌幅扩大,三大股指跌幅一度超1%,纳指一度跌近3%。在其加息相关的暗示掀起市场轩然大波后,美国财长耶伦又连忙出来澄清,表示自己并非预测或者推进美联储加息,通胀上升只是暂时的,试图淡化拜登政府大规模刺激推升通胀进而可能触发美联储加息的影响。
今年75岁的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1946年8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鲁克林,现任美国财政部长,她也是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耶伦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学士)及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早期曾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后长期担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的教授,并担任第十八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由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耶伦为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是美联储百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掌门人,也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保罗·沃尔克之后的首位民主党背景的美联储主席。作为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加之其前美联储主席的身份,她对市场和当前的货币政策有着自己的理解。
尽管其已经澄清,但不少人依旧认为,耶伦的第一次表态是她的真实看法,当拜登数万亿美元基建计划落地之后,美国经济会过热,加息也会到来。之前市场普遍认为,美国在2023年底之前不会加息,但是这是比较乐观的看法。随着美国疫苗的接种加速,美国疫情有望在今年年底得到控制。此外鲍威尔的任期将在明年2月份结束,到时候无论是否连任,新一任的美联储主席都不得不面对棘手的通胀问题,收紧宽松都会是唯一的选择,最早在2021年底或者2022年2月份左右,量化宽松可能会结束,在2022年底或者2023年初,加息可能会到来。总之,耶伦不经意间的“真话”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美联储可能提前改变货币政策;当前处于价格高位的美股现在是“惊弓之鸟”, 稍微有些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踩踏出逃的风险。
那么现在五月该如何操作,华尔街一直流传着一句古谚语“Sell in may and go away”(五月清仓离场),而港股也有着“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可见无论是美股还是港股,五月都被认为是传统上的熊市时间。对A股来说,“5月效应”似乎并不明显,但笔者依旧不认为5月具有操作价值。5月1日,央行发布最新杠杆率变动情况,2021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6.8%,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分部门看,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60.3%,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为44.5%,比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住户部门杠杆率为72.1%,比上年末低0.4个百分点。各部门杠杆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疫情之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开始常态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股市难有大行情,兴许个股有些机会,但比较难抓住。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我公司和研究员无关。